資料已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加上巨量資料、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步入主流,資料科學成為各界爭相投入的方向。然而,隨著顧客資料保護法等規範愈趨嚴格,企業對於數據的獲取與應用,都應更加謹慎;同時,要讓這些既有資料應用於商業智慧來發揮最大價值,數據項目、來源與權限都大幅影響著資料的品質,此時,企業應更意識到數據治理(Data Governance)的重要性。
資料管理協會(Data Management Association)對數據治理的定義,即是「對資料使用及其來源管理,進行全面性的規劃、監督和控管。」如今,跨部門協作與數據共享已是趨勢,企業各部門皆需要準確且即時的資料,以利於業務決策。例如,業務部門需要即時掌握存貨、供應鏈即使狀況,加速業務推廣效率;而行銷人員也需要來自業務部門的第一手顧客數據,用於優化行銷管道與素材。
CloudMile 作為 Google Cloud 全台第一家獲得 MSP 認證的菁英合作夥伴,近期也通過 ISO 27001 資安認證,提供企業更安全、完善的數據解決方案。以下我們統整了數據治理的基本概念、數據治理的好處及實踐準則,提供有興趣著手數據治理的企業參考。
什麼是數據資料治理?
- 給具備權限的人,存取權限對應範圍內的資料
- 數據治理是一個體系而非單一專案,規模涉及公司單一部門、跨部門
- 最佳的數據管理解方,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會根據企業不同的時空背景、立場與規模變化,而有不同的最適解方
為什麼要做數據資料治理?
企業資料的來源及內容包羅萬象,同時面臨內部稽核、政府監理機構或產業法規的約束,藉由資料治理機制的建立,就能因應上述種種挑戰,並以安全、精確、高可用性且易於使用的資料,展現多重綜效,包括:
-
提升資料可用性,加強決策制訂:
在明確定義資料存取權限之下,確保企業內部資料的易於取用,進而轉化為決策情報、資訊及知識,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確保企業以更即時、更明智的決策來因應客戶需求及市場競爭的變化,加速產品、服務改善及創新。 -
法規遵循與稽核需求:
個資及隱私相關法規日趨嚴謹,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法令亦有不同,必須主動因應以排除違規風險。此外,除了企業內部,往來客戶及供應鏈皆有稽核需求,資料治理機制是簡化稽核過程並取得信任的利器。 -
控管資安風險:
以明確的資料等級和權責劃分,阻絶未經授權的內部人員存取或外部攻擊的惡意滲透。 -
降低管理成本:
整合散落的資料、解決重複儲存的問題,進而精簡對儲存設備的採購及維運。
數據資料治理3步驟
資料治理並非短期專案,而是需要長期落實的日常運作,因此,必須先建立起全面性、標準化的權責分工和流程作法,再尋求合適的技術解決方案來達到事半功倍的目標。關鍵步驟包括:
-
建立內部共識:
內部人員必須充分理解資料治理的目的,並了解每一筆資料從產生、使用和封存的完整生命週期與作業流程,以及對異常問題的因應方式。 -
權責劃分與政策落實:
跨部門、跨團隊的資料應用已是常態,除了資料授權機制,小至檔案命名、版本控管、機密等級劃分,都要有明確規範,以此平衡資料供應方和資料運用方的。 -
技術架構的配套:
在明定的權限規範之下,透過與專業的數據技術夥伴合作,導入數據匯入、清洗、建立援共享機制的資料倉儲的流程,到最終進行資料視覺化及商業預測等應用,以此減少企業資料管理負擔,並創造更多營收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