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浪潮崛起後,如今無論使用者是否具有機器學習背景,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容易透過 AI 來實現多樣的應用,包括從複雜的數據中獲得見解,又或是一鍵產出內容。本篇文章將彙整生成式 AI 的 5 大應用趨勢與情境,協助企業更了解如何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營運,甚至是打造新服務。
什麼是生成式 AI?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是一種能創造全新內容的人工智慧技術,包括文字、影像、音樂、程式碼等多種形式,透過學習大量資料中的模式與結構,模仿人類的創作過程,進而生成符合特定需求的結果。生成式 AI 不僅能處理自然語言和視覺內容,還能應用於程式設計、生物研究等專業領域,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重複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實現創新與突破。
針對生成式 AI 其應用範疇可分為內容生成、圖像生成、程式碼生成及多模態應用等多類型。其中,內容生成工具如 ChatGPT 和 Claude,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廣泛應用於對話、問答和寫作輔助;Gemini 和 Bard 則結合多模態能力,提供智能問答與語言整合服務;而 Perplexity AI 則以即時資訊檢索為特色,強調高準確性與透明性。在程式碼生成領域,GitHub CoPilot 成為開發者的得力助手,顯著提升程式開發效率。
生成式 AI 原理
生成式 AI 是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從大量數據中學習並提取特徵與模式,進而生成具有相似特徵的新內容。這類模型通常基於預訓練技術,利用神經網路(如生成對抗網路 GAN、變分自動編碼器 VAE 以及 Transformer 架構的模型)進行訓練,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參數,以模擬語言、圖像或音樂等數據的統計分佈。此外,數據是生成式 AI 運作的核心,模型需要依賴大量高品質的訓練數據,並透過學習這些數據的關聯性和結構,從中生成符合特定需求的創新結果,例如內容生成、圖像或語音等。
生成式 AI 技術掀起 AI 革命
生成式 AI 是一種機器學習(ML)技術,它能學習 Training data 的模型和結構,並用於產生新內容、數據或是資料分析等任務,常見的使用情境包括產出文本、圖像、影片、音檔等。許多生成式 AI 應用涉及大型語言模型(LLM),它們是一種可以識別、預測和產生人類語言的機器學習演算法。LLM 的特點在於多工處理的能力,它們能夠在一系列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上表現良好,例如問答和下結論,甚至可以在沒有經過明確預先訓練的情況下有卓越表現,與使用傳統 ML 開發的模型相比,擁有多工處理能力的大型語言模型模型更易於存取且更具有可擴展性。
現今,各領域的企業組織都在探索生成式 AI 的應用價值,然而像是客戶生命週期價值預測、資料庫查詢等需求仍較適合透過傳統機器學習方法來解決,因此,為了讓組織的 AI 投資獲得最大回報,企業應找出最急迫的應用需求,並找出生成式 AI 在傳統機器學習和其他方法之外,還能為企業哪些面向提供相應價值。
討論一:生成式 AI 五大應用趨勢
生成式 AI 可應用於各式產業,如金融服務、零售、醫療保健、媒體和製造業等,以下舉例五種常見的應用情境:
客戶服務和支援
生成式 AI 可以幫助企業改善營運、降低成本並優化客戶體驗,像是透過聊天機器人回答客戶問題,以及透過總結案例、指示後續步驟和轉錄通話來協助真人客服支援。此外還可以利用生成式AI,將轉錄的文字記錄和其他內部知識來源產出FAQ文件,以輔助聊天機器人或內部檢索。
文件檢索與整合(Document search and synthesis)
許多組織希望利用生成式AI改進搜尋結果和摘要,以便員工輕鬆找到最相關的文件。例如,您的組織可以減少員工尋找人力資源和流程相關問題答案所需的時間。企業內部手冊和網站的索引通常很差,因此部署對話式AI的員工檢索工具可以減輕工作負擔,而人力資源團隊可以專注於其他任務。
內容生成
如果企業中有創意團隊,您可以使用生成式 AI 幫助他們快速創建用於行銷活動的圖像、廣告文案、文章和網站內容。行銷團隊可能希望根據受眾屬性產生廣告內容,以便實現大規模個性化。或者他們可能想要創建與趨勢相關的社交媒體內容,便可透過大型語言模型歸納新聞文章來發現趨勢。這些用途可以提高行銷投資回報率、提高員工生產力並加快上市時間。
內容推薦(Content discovery)
生成式 AI 可以幫助企業內部和外部用戶找到最相關的產品或內容。例如,零售電商的網站透過導入生成式 AI 與對話機器人,讓消費者可以即時提問,快速找到他們想要的商品來提高轉換率和線上銷售營業額,並提供用戶更直觀的購物體驗。
開發者效率
生成式 AI 還可協助開發團隊產出程式碼與故障排除,並且能協助回答程式碼相關的問題來提高開發者工作效率。開發人員的專業能力加上使用生成式 AI 產生的程式碼,可以幫助企業更快速推出新功能並發表產品。
更多生成式 AI 應用,歡迎參考此篇文章
討論二:人工智慧走向民主化 (AI Democratization) ,實驗文化至關重要
隨著生成式 AI 驅動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企業組織內部門的運作方式將會產生改變。企業可以使用開箱即用(OOTB,Out-Of-The-Box)產品功能來快速構建沉浸式對話體驗,並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基礎模型,讓自身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產品有所區隔。企業甚至可以使用專門的 AI 基礎架構來訓練和構建企業專屬的大型模型。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企業都需要培訓員工、招募合適的角色並積極擁抱「實驗文化」。因為儘管開發人員可以使用 OOTB 功能,調整基礎模型通常仍需要資料科學專業知識,構建自己的大型模型更需要專精的研究人員和機器學習工程師。此外,團隊借助生成式 AI,確實可以在幾天內就創建 PoC,但如果要有效地利用 LLM 來進行原型設計,團隊需要有專業人員評估 LLM 是否能夠推動產品願景,並思考如何使用 LLM 來構建自家的產品,同時必須在緊密的反饋循環中對產品進行版本控制,這也是為什麼實驗文化至關重要。
討論三:負責任的生成式AI技術與應用
生成式 AI 的出現,可有效減少企業在傳統機器學習的支出及投資比重,然而生成式 AI 多元的應用與強大的創作能力,也使得隱私與資安議題伴隨出現,使用者將更需要注意其使用方法,並予以負責。例如,企業組織在使用生成式 AI 時,需考慮以下幾個風險:
第一個是幻覺(hallucination):幻覺是大型語言模型的一種回應,看起來可能可以連貫且自信地表達,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地基於事實進行回答,便有機會產生虛假的訊息,或誤導性的內容。
儘管企業組織難以完全避免幻覺的出現,還是能將人類納入工作流程環節作為把關,以此降低散步假訊息的風險。例如,為了維持品牌形象與專業度,企業使用生成式 AI 產出的廣告內容,需在上線之前進行人工審核。
另一種風險則是帶有髒話和偏見的內容。目前許多研究顯示,大型語言模型在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延續刻板印象和社會偏見,或使用可能引起冒犯的髒話。有多種方法可以減少這種風險,包括開發內容安全過濾器或內容審核模型等技術防護。
討論四:新的生成式AI開發方法
驅動生成式 AI 的大型模型通常需要經過多個階段來做準備,才能使它在無需額外訓練的情況下執行多種任務。簡單來說,這個過程始於在大型通用數據集上預訓練模型(Pre-training),接著通常是對一組標註任務的資料集進行指令調整(Instruction tuning),也可能是用於創建特定領域基礎模型的特定領域資料集。
為了讓模型更好地應用於不同任務,可以採用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包含零樣本、單樣本和少樣本的提示方法,或收集大量標註資料進行微調(Fine-tuning),來優化模型表現。最後,模型得以在進行許多下游任務時表現更好,例如摘要、分類和生成。下圖是該流程的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