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雙11又來了!每年線上的購物狂歡節除了讓消費者引頸期盼,各家電商業者無不嚴陣以待。然而,每年都會傳出電商業者因流量飆升,造成短暫系統異常的新聞。系統當機不僅中斷消費者的交易、降低使用者滿意度,連帶也會影響供應商信心,進而使企業聲譽受挫。如何打造現代化的 IT 架構、賦能數據進行數位轉型,成為電商與零售產業日新又新的關鍵。
回溯「雙11」購物節的起源,最早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網」,在2009年11月11日所推出的「1111光棍節」促銷活動。十年間兩岸三地各大電商、零售品牌陸續加入戰局,甚至延續至12月12日「雙十二」,成為一場接一場的年度銷售大戰。這對需承受龐大訪問流量、金流活動與資料儲存的網站系統來說,無疑也是一連串的考驗。
每逢雙11電商零售的挑戰:爆流量與技術債
傳統的地端環境缺乏應變及擴充彈性,面臨購物節造成的爆炸性流量,伺服器運算與負荷量不足以處理,可視為自然生成的超級 DDoS。另外是經年累月的技術債(Technical debt),指當初因成本考量或為求開發快速,所寫的堪用但不乾淨的語法程式;或傳統作業環境與新系統磨合不順,造成平時不易發覺的異常狀態,以致於產品或服務上線之後,需要更多的時間、人力以及軟硬體成本維護。
根據報導(註1),2018 年雙11 momo 網站總瀏覽人次為平日的8倍,PChome 24小時購物11月11日當天新增的會員數則是平日6倍多,而全家行動購(全家便利商店自有購物平台)更在雙11活動期間,湧入高流量,業績對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倍(註2)。
暴增的流量不只會造成系統基礎架構過載,使網站反應速度緩慢,進一步也會產生大量的頻寬費用,拉高成本壓力。若雙11的流量遇上積習已久的技術債,就像暴風雨襲擊老帆船,買得正開心的消費者遇上當機也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