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look 成立於 2012 年,以「Build for Trust」為核心,建立由 AI 與數據驅動的全球化數位防詐與風險管理服務(Risk Management as a Service),打造不同應用場景的信任賦能科技。過去 10 年來,Gogolook 以東亞與東南亞最大的電話號碼資料庫為基礎,打造全方位的信任生態系,並以台灣為據點,主要市場範圍涵蓋韓國、日本、香港、泰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未來也計畫持續向東南亞市場邁進,致力於創造一個全球防詐產業鏈。
Gogolook 以數據力、AI 技術提供多元防詐服務,打造數位信任網絡
根據全球反詐騙聯盟(GASA)研究顯示,2022 年全球因詐騙損失的金額高達 553 億美元。面對全球詐騙行為只增不減、詐騙手法層出不窮,Gogolook 持續運用數據與AI 技術提供多元的防詐服務。除了一般用戶也能使用的陌生來電辨識軟體「Whoscall」、個人金融比較平台「袋鼠金融 Roo.Cash」、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美玉姨」之外,Gogolook 也瞄準企業需求提供企業風險管理服務「數位身分驗證方案(Identity Suite)」、「Watchmen 企業商譽保護服務」、「號碼辨識串接服務(Caller Database)」等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助力金融、零售等產業更精準辨識用戶身分、強化ESG綜效,預防高風險用戶、人頭戶等詐騙發生。
善用 Google Cloud 完善的數據生態系,升級旗下多款 APP 服務與用戶體驗
自創立以來,Gogolook 除了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也相當重視內部轉型與數據力升級。因此,Gogolook 找來了擁有豐富數據、AI 導入經驗的 CloudMile,協助於 Google Cloud 上打造數據彙整、分析到視覺化的完善數據流程,並且在生成式 AI 浪潮下持續探索新的 AI 商業應用。
首先,Gogolook 使用 Google Cloud Firebase 紀錄用戶使用 Whoscall 等旗下 APP 的互動瀏覽行為歷程,並串接雲端資料倉儲 BigQuery 進行後續分析,再搭配視覺化平台 Looker Studio 進行商業分析,包括搜出高詢問度的電話號碼,多方進行電話查證,增加詐騙數據源,或是統整出詐騙慣犯的手法與模式,用於強化 APP 服務的反詐騙機制。Gogolook 數據與商業智慧總監高義銘( Yimin Kao )指出,Google Cloud 平台提供完善的數據生態系與友善的操作介面,讓技術人員可以專注於分析商業題目,而非解決技術問題,有效減少數據部門 30% 的新進人員交接時間。高義銘表示:「展望未來,希望借助AI強大的智能分析和預測能力,公司不同單位的同仁都能夠更便利的探索大量數據中的關聯性、發現潛在趨勢,並利用這些洞察來制定更具策略性的決策,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和業務增長機會。」
此外,Gogolook 目前也在 CloudMile 的協助下評估使用 Google Cloud Vertex AI 服務,期望借助 Google Cloud 平台的演算法與預訓練的 AI 語言模型,擴大分析涵蓋語音類型的詐騙素材特徵,以此大幅增加詐騙分析的力度,有效應對詐騙手法多變的新時代挑戰。
持續攜手 CloudMile、Google Cloud,Gogolook 強化通訊服務與 Fintech 防詐生態系
Gogolook 聯手 Google Cloud 與 CloudMile,不斷探索從數據分析到 AI 應用流程更多的可能性,持續建立通訊世界的防詐騙生態圈。高義銘表示:「感謝 CloudMile 專業團隊即時的技術支援,並協助搭建與原廠的溝通橋樑,讓我們得以專注於升級服務體驗與創新開發。」
未來,Gogolook 也將持續攜手 CloudMile、Google Cloud,擴展全方位通訊服務防詐,逐步將防詐服務輸出東南亞;同時, Gogolook 旗下的個人金融商品比較平台「袋鼠金融 Roo.Cash」推出三年後已經站穩腳步,累積20間以上金融機構合作,月瀏覽量達1,200萬次,並在近期引領業績搶先推出全新功能智能問答服務「Roo AI」,創下8成的用戶回訪率。未來也將持續強化 Fintech 領域的創新,透過將自身的數據分析力及 AI 技術用於賦能金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