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雲厚植技術底子,企業雲轉型軍師來了

數位轉型是個趨勢,但如何選擇雲端平台、有效率也有技術底子的「上雲」對許多企業來說並不容易。AI與雲端服務供應商CloudMile萬里雲成立於2017年,目前只是百人團隊,卻是Google Cloud MSP第一家官方認證菁英合作夥伴,500多家客戶遍布星、馬、台、港,不乏知名金控、半導體廠與大型傳產集團。

萬里雲執行長劉永信創業策略第一是專注、第二是「Go global」,萬里雲規模雖小,正以可靠的技術,跨大步向前。

全球公有雲三大國際平台包括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和Google的GCP(Google Cloud Platform)。萬里雲是台灣少見、專門提供Google Cloud相關服務的雲端服務商,主要業務為企業數位轉型顧問、B2B雲端服務及AI應用,為客戶建立國際級管理後台和伺服器架構,以AI和機器學習提供客戶數據分析;為企業進行商業分析、雲端管理應用,主攻亞洲AI服務與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市場。

劉永信不是名校科系出身,對技術全靠自己認真學習,積極到企業工作。他說,早年曾經做過搬運工作,發現「體力完全不行!」決定轉向「腦力事業」。他想辦法買了電腦、借錢去修課,跟著大學老師到外商企業打工學習軟體技術,當時他可以借公司的筆電回家,回家繼續寫程式,每天搬著沉重筆電,他至今左肩還因為當年的負重留著舊傷。

畢業後他進入網路公司蕃薯藤,是早期創始員工團隊,負責電商事業。在網路泡沫化後,他到代工廠,負責與Google的Android部門接洽,被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Andy Rubin)稱為「懂軟體和生態系統的人才」。

二度創業 專注單一平台

他一心想要做軟體工作,卻發現台灣的資金偏愛投資半導體、硬體,在硬體廠做軟體事業,只能是一個小事業部。2012年,他創業籌備了當時第一個公司伊雲谷,是台灣第一批AWS的代理商,但因為創業長期帶來的壓力與睡眠不足,他在台北的公司與台中的家兩地跑,最後在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他也決定離開伊雲谷,專心在外商工作。

但劉永信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軟體事業,在2017年又「重出江湖」,創立萬里雲。他一心專注於Google Cloud平台服務,以「專注」概念去發展技術,要建立客戶對「小企業」的信任度。

他說,對萬里雲來說,專注於後台的技術,要讓客戶毫無疑問,他從一開始創業,財務報表就找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級的會計師簽核,為了「品質保證」,表示技術、營銷和內控都沒問題。

他開玩笑說,簽證費用不低,「公司前幾年都沒有漂亮辦公室」,有一段時間在咖啡店上班,還在咖啡店面試員工,部分來應徵的人才都嚇跑了,他也坦白說,不在意是否名校,要找的正是「有能力、膽子大」的員工。

他將資源放在財務與技術,讓客戶放心合作。有家準客戶要決定是否採用萬里雲的雲端方案前,派大批人馬到公司實地查核,「查核團隊比我們全公司工程師還多」,一來就翻財務報告。最後,萬里雲拿到了生意。

拓展市場 從新加坡開始

劉永信創業一開始就要「Go global」,看向國際市場,特別是充滿人口紅利、正積極發展數位化的東南亞。2018年,他決定去國立新加坡大學商學院再念個碩士。

他直言,外商的亞洲樞紐多設在新加坡,具備指標性,如果能打進新加坡客戶,就有了可見度;而新加坡大學的校友會更是絕佳的人脈和資源,衝著當「校友」的目標,決定去念書。要兼顧台灣事業不容易,他花了三年時間完成學業,也順利建立了印尼、馬來西亞的灘頭堡。

遠赴海外讀書,功課很重,同學問他:「都創業了,還來念書做什麼?」他也坦然相告,不是來跟大家拉生意、募資金,要是同學覺得他不錯,「可以介紹人脈或生意給我就好」。

最近萬里雲的C輪募資中,投資方也包括新加坡當地的資金。他說,要走全球市場,除了技術,也要人脈,他不是不在意台商生意,但只有不局限市場,才有機會拓展業務。

本篇新聞稿已曝光於 經濟日報

訂閱 CloudMile 電子報

所有 CloudMile 最新消息、產品動態、活動資訊和特別優惠,立即掌握。